一九八三年路易德呂克獎 (Prix Louis Delluc)
一九八四年柏林金熊提名
法國凱薩獎最佳影片明日之星提名最佳導演
「有些人懂得如何去愛。」
「這種人不多。」
皮亞拉,法國約翰卡薩維提,於本片飾演令女兒以青少年無差別性交逃避其溺愛的父親 (及無效母與暴力哥)。一觸即發的角色刻劃,八零法國電影重要分水嶺。電影結束,觀眾還是對這位小女孩無所知,但我們可以肯定,她終身將被關在情感的古拉格 (gulag, 前蘇聯的勞改營)。
以上乃影評看法,個人關穎心得 ↓
爸爸 (即皮亞拉) 閃人後,桑德琳每次 (不管有沒有) 幹男人回家,就被媽媽歇斯底里,哥哥覺得媽媽被威脅,就開始扭打桑德琳,媽媽繼續歇斯底里,每天上演的戲碼都差不多。吵完架第二天又一副什麼事都沒發生的樣子,爸爸回家順口機歪幾句,一副什麼事都沒發生的樣子。
拜託!家庭功能失調請參考家庭功能失調之王,諾亞鮑姆巴赫 的偉大作品好唄!
皮亞拉可能是此刻最不需要罰寫自溺一百遍的傢伙,但桑德琳波奈兒畫面 & 路易德呂克獎給予本片四顆星 (out of 5) 的可看性。
看完莎賓就一直想瞧瞧桑德琳波奈兒的成名作,即使我對莎賓的愛仍鄉愿地大於後者。十五歲,和小安端同年。安端大冒險二部曲安端與柯萊特,小安端十八歲,不再是小安端。
延伸閱讀:
桑德琳‧波奈兒 (Sandrine Bonnaire)
莎賓‧波奈兒 (Sabine Bonnaire)
關於我們的愛情/獻給我們的愛 À nos amours
99 min. 1983
Sandrine Bonnaire ... Suzanne
Maurice Pialat ... L pè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