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lain Robbe-Grillet 是個很酷炫的人物,特此小簡介。
五零年代後期法國新小說運動首腦,極力倡導其 chosisme 理論:唯一的真實來自肉體層面,而非心靈層面;因此,只有經由操控肉體才能理解並記憶現實,必須以純粹客觀角度書寫的肉體。
Alain Robbe-Grillet 作品裡,時間和敘事的進程是更加流動的 ─ 始於傳統敘事,逐漸解離於抽象,缺乏事件是否發生於過去現在未來的明確提示,直到現實的概念被瓦解。
六零年代早期,Alain Robbe-Grillet 投入左岸陣營,試圖用攝影機開拓未見領域,編寫去年在馬倫巴劇本,一段無名氏女人探索內在的錯綜旅程,帶領觀眾驚瞥人類記憶本質的旅程。兩年後 Alain Robbe-Grillet 產出類似主題的導演處女作 L'Immortelle,可惜日後創作並未有更大突破。
七零年代晚期嘗試情色主題,精神分析和象徵意義成為重點,生涯共提名五次柏林金熊。死於二零零八年二月十八日過世,享年八十五歲。以上翻譯自全電影網站。
延伸閱讀:
霍格里耶 Alain Robbe-Grillet
法國新小說 Nouveau Roman
黛芬賽麗格 Delphine Seyrig 1932~1990
AP012 去年在馬倫巴。雷奈
在巴洛克風格的建築影像裡,男人遇見女人。他告訴她,去年我們曾經在此相戀,妳說一年後我們將在此重逢,而妳將屬於我…。女人對此一無所知,是他在說謊,還是她刻意遺忘?法國新小說教皇霍格里耶原創劇本,現代主義大師雷奈驚人的場面調度,我們跟隨鏡頭迴旋在華麗堆疊的浮雕、門廊、宮廷式花園中。時間/回憶/真實/虛構,成就法國新小說/新浪潮匯聚下無人能超越的經典奇作。
拍攝電影超過半世紀之久的雷奈,早在「法國新浪潮」時期就以【廣島之戀】(1959)、【去年在馬倫巴】(1961)奠定了他在影史上的不朽地位,尤其他和法國新小說作家的密切合作,更為人津津樂道。然而雷奈的創作並未因此定於一尊,他的風格多變,共有8部作品被法國影評人協會選為年度最佳影片,【天意】(1977)、【我的美國舅舅】(1980)、【吸煙 /不吸煙】(1993)、【法國香頌 DiDaDi】(1997)、【喧嘩的寂寞】(2006)也各在在坎城、柏林、威尼斯影展以及法國凱撒獎得到不少獎項,堪稱永遠走在時代尖端的電影大師。
主角用自己的想像與自己的語言創造了一種現實。在這個封閉的、令人窒息的空間中,人和物似乎都是某種魔力的受害者,有如在夢中被一種無法抵禦的誘惑所驅使,而無法逃跑或是改變。其實沒有什麼「去年」,「馬倫巴」在地圖上也不存在。這個過去是硬性杜撰的,離開說話的時刻便毫無現實意義。但是當過去佔了上風,過去就便成了現在。(編劇霍格里耶 Alain Robbe-Grillet)
- Mar 17 Mon 2008 03:30
Alain Robbe-Grillet 1922~2008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